“三要”协同 共促“浔商回家”

发布时间:2023-08-02 [关闭][打印]

九江市工商联2016年首创“浔商回家”活动品牌,坚持组织浔商故乡行,召开“浔商新春餐叙会”“双招双引”推进会等活动,影响日益扩大,已升格为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重要活动之一。市工商联和全市非公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道竭尽全力为浔商回家、安家、发家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,连续两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省第二。在招商引资的大会战中,市工商联动员引导广大浔商回乡投资项目逾200个,总投资额过仟亿元,有力地支持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。今年头两个月,九江招商引资赢得开门红,该市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60.41亿元,列全省第一。其中新认定亿元以上项目25个,实际进资143.54亿元,列全省第一。

一等的体制打造最紧要

首先谋全局,优设计。以市委市政府“两办”名义出台了《九江市强招商兴产业促倍增三年行动方案》等相关文件,创新实施“三个一”工作机制,即招商工作一体化领导、一盘棋统筹、一把手挂帅,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的统筹领导,压实“一把手”招商引资的首位责任,统筹全市产业发展;同时积极优化考核,进行量化管理。

其次强队伍,提能力。加强招商力量,优化重组63人的产业招商队伍,全员脱离原岗、集中办公,专职招商,组建了法务、金融、资本、专业顾问等4支团队。增强队员本领,采取专题化培训、常态化学习、专业化调研等方式,每月开展“月学习”活动,举办了九江、苏州两个阶段的产业招商干部能力提升班,进行了2期产业调研,招商队员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不断增强。

第三搭平台,建渠道。提升信息化水平,搭建了数字化九江招商一网通平台,为项目落户提供精准化、可视化导航服务。着力提升“一中心三平台”(区域航运中心+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商综试区、口岸经济)招商活动平台效果,加强与境内外商会等知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,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信息和宣传渠道。

一流的环境营造最重要

一是政策环境熙风吹。召开全市企业家座谈会、恳谈会,市主要领导听取意见了解实情,推动各项惠企政策持续发力,让企业降成本、减压力、得实惠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在土地优惠、税收奖励、资金支持、环境服务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,去年,九江税务部门全年新增退税减税缓税超过100亿元,仅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项政策,就为5000多户市场主体办理退税超过40亿元。为企业发展壮大和产业提升提供了保障。

二是法制环境正气升。构建了“市县有中心、商会有联系点”的非公企业维权网络体系,聘请115名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,建立103个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。组建“非公经济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”,举办“万所联万会”启动仪式,全市59家律师事务所与全市128家商(协)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,增强了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。市工商联与公、检、法、司建立了联系工作机制,其中与市公安局的经验做法,入选全国工商联和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司法部等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“五个一百”典型案例。

三是金融环境暖流涌。充分发挥“金融专家服务团”作用,开展政银企对接集中签约仪式”金融集中服务月”等活动20余次,2022年度,为1570家企业授信382亿元。市工商联大力实施民营经济服务提质行动,深化“银企面对面”活动,建立了与建行、农行、农商行、九江银行、市融资担保公司战略合作关系,仅九江银行及市融担公司就授信80亿额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。

一体的机制建造最需要

一是走访联系活络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浔商回家活动,录播了《东西南北九江人这今日浔商》第三季“万里浔商,共筑家园”电视节目,动员42家市属商(协)会、外埠九江商会投身项目大会战,累计投入资金约500亿元。去年1-10月份,累计76家市直单位申报招商信息,全市29个单位主要领导外出招商58次,县(市、区)党政主管外出招商229次,比去年同期多了94次。春节期间,市党政领导班子历史上首次分别走访商会,推动商会建设和“双招双引”工作;最近,市促进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全市商(协)会“双招双引”表彰评比结果,争取市财政拨款150万元奖励“双招双引”工作先进商(协)会。

二是推介交流新颖。成功举办了2022庐山全球商界领袖大会,这是九江有史以来承办最高规格的一次大会,令人瞩目、备受关注。在该市牵头举办的营商环境发展论坛上,共有16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,签约金额543.1亿元;大会期间推出了140多个、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招商项目。

三是协调服务周到。市促进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同高效精准帮扶企业。通过“六个一”协调机制推动项目进展;持续做好财园信贷通纳入融资担保体系建设;出台《九江市“一起益企”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方案》,开展“千个部门进千企、精准帮扶促发展”专项帮扶活动;加强加固市工商联与市公、检、法、司的联系机制等增强帮扶企业力度,支持企业健康发展。(九江市工商联)